新闻点击排行
- 05-131、喜报!资溪高速连续两年获...
- 05-132、喜讯!资溪高速成功获评“...
- 04-283、曾昭和一行到资溪高速调研...
- 04-284、创新服务新体验!资溪高速...
- 04-285、交通运输部技术帮扶组赴资...
- 04-076、资溪高速到股东方大觉山旅...
- 03-317、资溪高速杨亚林带队前往福...
- 03-258、揭榜挂帅丨三年三降 资溪...
- 03-209、共促引车上路,多维发力开...
- 03-2010、资溪高速召开2025年全...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21 点击数:980 责任编辑:文 运营部 李倩
1969年年末,16岁的习近平与其他的北京知青乘坐知青专列的火车奔赴陕北延安农村。
那是延安一处偏远的穷山沟—梁家河,恰恰是习近平七年青春待过的地方,粮食缺少,全村大部份人要出去乞讨,才能吃饱。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里,习近平从大城市的少年到基层知青,再到大队党支部书记,一步一步从人民群众中锻炼中走来。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也许是父亲习仲勋的革命经历,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些成熟和忧虑,家庭四分五裂,命运未卜的年代,习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他与穷山沟里面的农村人一样,每日挑粪,推车,刨土,打坝,背着老百姓到医院,给群众找圈养丢失的猪,亲自上山砍柴,给村里的婚事闹洞房,各色各类的事情,他都经历过,身处逆境时从不怨天尤人,一步一步从泥腿子的小伙锻炼成了做事沉稳的国家主席。
朱子《偶成》中说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我们要志存高远,习近平从小就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立志,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苦练内功,切实增强所学转化为所用的本领和能力,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下苦功夫求真学问。
作为年轻人的一代我们,要珍惜大好时代,要立足岗位干好工作,努力学习,踏实做人、扎实干事,在不断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